4月28日,扎克伯格接受了 Stratechery的深度專訪,在這次長談中,扎克伯格再次強調了自己對智能眼鏡的長期看好。在他看來,眼鏡將會和手機一樣,變成人們最重要的“外接器官”之一。為方便閱讀,本文將省略提問,以扎克伯格圍繞智能眼鏡的核心發言,串聯成文。

眼鏡將是實現AI的最佳載體
我現在真正關心的是,如何構建最好的產品,做到這一點的方式,我認為是通過更多的垂直整合。當我考慮為什么未來要做眼鏡時,主要不是為了擁有一個開發者平臺,而是因為我認為這將成為一種硬件平臺,能夠提供最好的存在感,并實現
技術傳遞社會連接的終極目標。
眼鏡將是實現 AI 的最佳載體,因為通過眼鏡,你可以讓 AI 助手看到你所看到的,聽到你所聽到的,并且在一天的時間里與你交談。你可以在耳邊低語或進行對話,難以想象有比這更適合用來作為個人 AI 的形態,它會有你生活的所有背景信息。

眼鏡,將會是遠超 VR 的產品。
目前世界上已有十億到二十億人佩戴眼鏡,像你現在戴的眼鏡一樣。對我來說,十年后,每一副現有的眼鏡,至少會是 AI 眼鏡,最多會配備全息影像。再者,我認為很多現在佩戴隱形眼鏡的人也會選擇戴眼鏡,因為這種
技術非常有價值。我平時戴隱形眼鏡,視力很差。但我現在戴這些眼鏡是因為它們在日常中非常實用,特別是它們具備 AI 功能。
我實際上認為,AR 眼鏡和 VR,都將是巨大的市場,但眼鏡將會是未來的手機,而 VR 會是未來的電視。
如果你想想,我們顯然不會走到哪里都帶著電視,但普通人每天花幾個小時看電視,我們未來同樣希望這個體驗能變得更加沉浸和吸引人。隨著VR頭顯的形態和質量不斷提升,我認為它將取代平板電腦,甚至取代許多電視設備。全息影像的保真度,在 AR 中無法達到 VR 那樣的深度,因為 AR 只能為世界增添光子,而不能移除光子。
而 VR 則是通過屏蔽外部世界,從零開始,你可以隨意創造。因此,我認為這兩者最終會共存。

我們將持續做10到15年Orion智能眼鏡
我們的目標是在幾年內推出普及化的Meta智能眼鏡Orion,我們會看看進展如何。
之所以提前展示,是因為我認為我們想要獲取反饋,我們喜歡公開開發。公開開發有時候意味著競爭者也能看到,但它也推動了我們的思維進展。
關于這是否會給團隊帶來壓力,我認為人們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所以當他們能夠展示自己做的東西時,確實會激勵他們。
但公開與封閉開發各有優缺點,如果你真的是在一個很好的軌道上獨自做出令人驚嘆的成果,那么保持機密直到發布那一刻是有道理的。
但我認為大多數事情都不是這樣,大多數事情需要反復迭代、反饋和創意。在大多數情況下,公開開發,加上長期承諾,最終能帶來更快的進展和更好的成果。
在 VR 和 AR 這樣的領域,其他公司經常會模仿我們。每當我們做出進展時,他們就會再次啟動 AR 項目,關于 Google 和 Apple 的一些傳聞很有意思,Google 取消過 AR 項目,又重新啟動,而 Apple 一度決定不做眼鏡,結果看到 Ray-Ban 做得不錯后,又重新啟動他們的眼鏡項目。
我認為,從根本上來說,我們將持續做這個項目 10 到 15 年,公開獲得反饋,我認為我們比他們更投入,我們有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在做這件事。
同樣,對于我們正在解決的 AI 問題,也是如此。現在有些問題是大家都認同的關鍵問題,而有些則是今天看起來較為邊緣的。比如關于陪伴和在信息流中創造新內容的問題,我認為這些還沒有得到驗證,沒人證明它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