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社区在线看www观看影_国产欧美在线_欧美激情毛片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一通欄 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被飛利浦拋棄的LED巨頭,為何成了三安光電眼中的“黃金礦”?
2025-08-20
2025年初夏,一場悄無聲息的跨國并購在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之間落地。外人看不出什么波瀾,業內卻知道,這可能是中國半導體企業走向全球高端市場的轉折點。
出手的是三安光電,標的是Lumileds——這個名字也許已經模糊,但它曾是全球LED產業的王者。如今,它變成了一個新時代的入口。

01 技術貴族的落幕
Lumileds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惠普光電實驗室。它被飛利浦一手打造成全球LED產業的標桿:車用LED、閃光燈、高端照明,樣樣精通。奔馳、奧迪、保時捷是它的客戶;技術實力在全球能排進前三,手里握著600多項核心專利。
2015年,飛利浦把它剝離,估值高達33億美元。然而資本的熱情轉瞬即逝,產品價格戰、轉型失誤、管理混亂,一步步把它拖進深淵。2022年,Lumileds宣布破產重組;到了2024年,全年仍虧6700萬美元,毛利率只有7.8%。
輝煌褪去,它成了沒人愿意接的“技術遺產”。

02 撿漏?不,這是算盤精明的“卡位戰”
誰會在這個節骨眼接手?答案是三安光電和林志強。
不是簡單“收”,而是“設局”。三安沒有直接并購,而是聯合馬來西亞封測巨頭Inari組建SPV公司,通過香港平臺買下Lumileds的“凈資產”——不帶債務、不碰舊賬。出資15億元人民幣,三安控股74.5%,拿下的是未來的鑰匙,不是包袱。
林志強賭的不是資產重估,而是三張“通行證”:
第一張,車廠準入證。Lumileds花了二十年才打進奔馳、寶馬、奧迪的核心供應鏈,這種認證不是錢能買來的。
第二張,全球銷售網絡。從法蘭克福到芝加哥,再到東京,Lumileds的銷售觸角遍布三大洲。三安收了它,就等于站上了全球舞臺。
第三張,東南亞制造力。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成熟工廠,是三安急需的海外補鏈環節,為未來打入歐美高端供應鏈搶時間、占位置。
一位半導體投資人評價道:“這是一次極其聰明的國際化卡位,不是接盤,而是布陣!

03 一個家族的半導體布局
站在這場操作背后的,是林志強的“半導體家族”。
他主導戰略,弟弟林志東負責制造整合,姐夫林科闖掌舵重慶碳化硅車規項目。他們不是分頭打獵,而是合力圍獵,一個明確目標:打造中國民企版的“化合物半導體帝國”。
三安在廈門是LED霸主,在泉州推進光通信,在重慶沖刺碳化硅功率器件,這次則是用Lumileds打進高端車燈賽道。
背后也有實打實的“彈藥”:2025年一季度,三安凈利潤同比增長近八成,高端產品出貨量暴漲,碳化硅量產進入倒計時。資本、產線、人才,都準備好了。
04 技術突圍的新路徑:不是硬拼,而是繞開
更大的視角來看,三安此舉,是中國半導體的一次“戰術轉身”。
先進制程被堵,中國企業開始轉向另一個維度的突圍——材料+制造+國際整合:向上突破第四代半導體材料,比如金剛石和氧化鎵,搶占材料高地;向下打通國際銷售和客戶認證體系;橫向布局三地協同制造,規避單點風險。
這場并購,也繞過了政策地雷。2016年,金沙江資本曾嘗試買下Lumileds,但被美國CFIUS一票否決。而三安這次,不碰美國資產,引入馬來西亞資本,借道香港平臺,聰明地避開了敏感紅線。
如果說金沙江的失敗是“正面突破被擊退”,那三安的策略,就是“繞開封鎖,從市場突圍”。

05 收購不等于勝利,陣痛還在后面收購
簽字只是開始。
整合是另一回事。最大的難題,是文化沖突。歐洲研發、亞洲執行,這種跨文化協作,三安之前在英國WIPAC上就翻過車。
其次,是知識產權雷區。Lumileds的核心專利主要注冊在美國,一旦美方政策風向變化,技術封鎖和專利訴訟隨時可能來襲。
財務上也不輕松。重組后的Lumileds還在虧,每年虧上千萬美元不是小事。三安必須盡快用中國式高效率+成本優勢拉平利潤線。
06 不只是收購,更是設定新游戲規則
歸根結底,三安不是在接手一家企業,而是在試圖改寫產業格局。
過去,全球車燈LED市場由歐司朗和日亞壟斷。Lumileds沒落后,市場結構陷入“左右護法”模式。而三安接手后,如果能借助Lumileds的渠道和認證,輔以自己的低成本制造和上游材料,重構格局并非不可能。
TrendForce甚至預測:只要整合順利,三安+Lumileds將在未來三年內沖擊全球前三車燈LED市場份額。
這不僅是企業轉型,更像是中國半導體的一次對賭:不求在核心制程上與美日硬碰硬,而是另辟賽道,通過產業協同、全球布局、技術+渠道雙打,開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高端路線。
發布0
相關資訊

版本權所有©2004-2025 中國投影網
 咨詢:0755-26391166

觸屏版電腦版

  • 投影網
  • 刷新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