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AI賦能·開啟烏金新“視”界智能煤礦聯合解決方案發布會在海康威視總部隆重舉行。會上,各位嘉賓相聚一堂,共同探討煤炭行業智能化發展趨勢及應用變革,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行業盛會。
會議過去一周了,小編收到來自各方的呼聲,強烈要求再次聆聽專家們的聲音。在征得各位專家的首肯之后,今天就把演講視頻公開給大家,快來一聽為快吧~~~
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杰立足于企業實際,分享了圍繞著數字化轉型、信息化助力的煤礦化工的實踐和思考。李俊杰表示安全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要素,通過推動標準化建設、以數字化建設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通過裝置智能化管理、動態監測人員健康狀態等實際案例表現了中煤陜西公司為生產安全的成果以及表明了“注入數字基因孕出新型數字工廠”的未來發展方向。
中煤信息煤炭應用事業部經理黃韶杰表示煤礦智能化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以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為支撐,能夠助力構建本質安全的智能礦山,加速煤礦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此外,他還闡述了實現礦山綜合自動化與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是智慧礦山的必由之路,未來我們將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方向,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裝備院副院長孟慶勇首先分析了目前智能化在行業中的現狀,多層次介紹了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化礦山建設方案。針對目前煤礦智能化發展的現狀與需求,結合工業互聯網架構,提出智慧礦山的整體架構,并詳細介紹了感知控制、基礎設施、智慧平臺與決策應用四層具體內容。孟慶勇表示,結合智慧礦山建設標準及評價體系,未來應建成具有全面感知、智能分析、智慧管控等特點的智慧煤礦。
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徐習明分享了對當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考和探索,大到數智城市,小到數字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是社會發展動力,也是企業發展的新格局。他以海康威視自身數字化轉型為實例,論證海康威視理解的數字化轉型建設邏輯。海康威視以AI開放平臺為引擎,將物聯場景數據與信息化數據融合,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引導、落地產業數字化,提供場景物聯,構建數字孿生,助力煤炭行業完善數字化運營體系,拉近管理距離,提升業務效率,規范作業行為,防范安全隱患。
“海康威視‘煤礦之眼’不止于看見,我們將通過AI開放平臺、AI超腦、井下相機、安全生產管理平臺,硬件和平臺的組合,實現視覺的拓展延伸;通過建設1+2+1+N體系,賦能AI落地,共同為全國煤礦行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添磚加瓦。”海康威視能源冶金事業部總經理王淑文表示。
國家能源集團信息公司網絡與信息安全中心經理王許培分享了國家能源集團在網絡安全方面提出的智能礦山整體解決方案。當前智能化是行業與新技術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數字化轉型的必選方向,因此在智能礦山建設中必須同步開展網絡安全防護建設,通過深度剖析煤礦企業網絡安防護現狀及面臨的風險隱患,結合當前國家政策及行業法規要求,智能礦山應建立多維度防御,多場景覆蓋、多體系融合的安全管理防護理念,指導煤炭企業在網絡安全防護建設中更加體系化、規范化、標準化。
山東能源集團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5G項目辦公室主任范作鵬分享了礦用5G及應用的最新成果。智慧礦山離不開通信、網絡等完善的基礎設施。兗礦集團聯合中國聯通及北斗天地開發了首套礦用高可靠5G專網系統已順利通過安標評審,正式投入使用。這套系統具備專網獨立運行、分層環形組網、多元參數平衡,關鍵場景獨立運行的四大特點,能夠切實滿足礦下場景的網絡傳輸需求。
西安科技大學原副校長馬宏偉教授在會上分享了煤礦智能化發展戰略與關鍵技術,特別指出煤礦機器人是構建智能化煤礦的基礎成員,是全面提升煤礦機電裝備水平的重要前提,是解放生產力的根本保證。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信息中心主任何剛分享了棗礦集團利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建設棗礦云上智慧生態系統的經驗。他表示,通過建立統一的云平臺,棗礦集團實現了各部門各業務的有效協同,同時利用物聯網、AI等技術,提升了礦井安全生產、調度效率和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所主任宋國棟,就煤礦智能化在安全方面的落地和智能化應用同與會嘉賓做了分享與探討。宋主任指出,通過建設煤礦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可實現匯聚重要數據、統一預警展示、輔助企業管理的目標。目前,該系統已在多家煤礦生產企業與政府監管監察部門落地應用,通過信息化手段與兩化深度融合的手段,提升煤礦本質安全水平。
海康威視愿與煤礦行業內的生態合作伙伴一起,見遠,行更遠!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海康威視,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